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规范。
(二)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研究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教学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四)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师队伍管理,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和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二、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一)健全教学工作的领导体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协助校长主持教学日常工作。学校有关教学及其管理的指导思想、长远规划、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措施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校务会议或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定期听(查)课、学习、调研制度,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二)建立教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外聘专家教授以及有关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在校长领导下,研究或决定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三)建立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
1、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全校教学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检查,下设教学科。
2、院(系)是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的基本单位。院长(主任)全面负责本院(系)教学管理工作,院(系)可根据需要设1-2名教学秘书,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副主任)负责日常教学工作。
(四)院(系)、公共课部要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设立教研室(组)。教研室(组)是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教学工作,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和管理理论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教学管理人员的交流、考察活动,适应教育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需要。
三、教学计划管理
(一)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要求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法规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要在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自主制订。教学计划既要符合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为突出教学计划的针对性,要聘请有本专业背景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审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专业目标的确定应努力体现学校和专业特色。
(三)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专业特色。
(四)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1、专业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修业年限;
4、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
5、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6、必要的说明。
(五)制订教学计划的一般程序是:学习理解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开展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组织校内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专家论证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及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教务处提出本校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和要求,由院(系)主持制订教学计划方案并报教务处初审,经学校教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主管校长审核签字后下发执行。
(六)教学计划的实施
1、教务处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编制学期教学进程计划,对各教学环节提出总体要求,安排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教师的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和工作成绩定期进行考核,一般每学年度考核一次,考核情况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四)要建立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设立教师奖励基金,重点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倾斜。要制定优秀教师评选奖励办法,每年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对于工作不负责任,教学态度不认真,不能为人师表,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应调离教学岗位。
七、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一)专业设置与调整。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预测新的社会需求,并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新的专业。要优化专业结构,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努力创办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二)实验、实训中心(室)建设。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要依据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实验、实训中心(室)的建设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的有偿服务。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加强与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较为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教务处要负责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与调配计划的制定,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要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
(五)教材建设。要建立与完善教材管理制度,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基础理论教材的选用既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又要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性。要优先选用通用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鼓励自编部分专业课教材或讲义,大力提倡课件制作,鼓励教师使用声像视听教材。
(六)教风与学风建设。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抓好以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教风建设和以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要特别重视考风考纪的教育,杜绝考试作弊行为,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相结合,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七)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按照教育部及省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建立和健全教学工作制度,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八、教学管理研究与教育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开展教学管理研究与教育理论研究,是所有教学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共同任务。学校要把教学管理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学管理的一些重点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加强与高等教育学会等教育教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密切兄弟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教学管理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九、非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
我校非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可参照实施。